今天開心的去探親回來,因此決定要把戰力稍微打開一點,以資慶祝(是這樣說的嘛?)
作為一個政治認同為女性主義的長期親密關係中人,時常在社群當中面臨一些很奇妙的蠢問題,問你蠢問題的人有三種人,第一種是比較善意的(真的)他真的想知道關係的可行性,把你當成諮商對象的;第二種就是比較惡意的,就是妄想以你的親密關係狀況來挑戰你的政治理念那種人;第三種是傳教士,基本上他就是覺得無論如何多元關係比較好,所以不管你講什麼他就會告訴你可是如果我不是在一個一對一性忠貞親密關係中就會....怎樣。這三種人,卻常常都會問出很類似的基本問題,而我這篇文章就想要試圖回覆這個問題一下,絕對不認真,也絲毫沒有要政治正確的意思,沒有理論更無資料佐證。
在回答這些問題之前,我想先請大家在腦海中刪掉一個形象,就是台灣古早時代電視上那個被打一邊流淚還一邊做家事一邊含辛茹苦把小孩養大,苦等丈夫回頭的那個苦情媳婦形象,對,可能在今天大愛台還看得到,先從你的腦海中找到她,然後把她刪掉。當然我知道台灣有很多地區確實還存在這樣的狀況,所以先丟到資源回收筒就好,看完這篇文章記得把她放回原來的位置。
首先,第一個很常被問的題組:
「啊~你會不會膩/煩/厭/倦/噁...一直跟同個人交往/嘿咻/相處/每天在一起...?」
恩...如果我覺得膩/煩/厭/倦/噁,我為什麼還要跟他在一起?
我之所以會繼續跟他在一起,就是因為不膩/煩/厭/倦/噁啊!
不管是或不是長期親密關係,只要你跟一個人交往、嘿咻、相處時覺得膩/煩/厭/倦/噁都拜託趕快停止好嗎(當然除非這是你們之間的SM模式這我不過問)。
這個題組通常會伴隨著:「那萬一你膩/煩/厭/倦/噁了?要怎麼辦?」
那就分手啊這位大姊/仁兄。
這我也聽過很多已婚人士被問「那你這輩子就跟這個人定了,萬一膩/煩/厭/倦/噁怎麼辦?」
當然他們都會回什麼努力啦,忍耐之類的,
然後一定會有那個最白目的說:「那萬一努力沒用,又忍不了了呢?」
那就離婚啊這位仁兄/大姊。
這問題是那種保守派問就算了,因為婚姻對他們而言真的很大條,我居然還被解放派問我:「喔那個XXX結婚了,萬一他覺得膩了呢?」就、離、婚、啊。
你解放派不是並不覺得婚姻很重要嘛?人家要當兒戲不行嘛?
第二個問題是:「妳真的愛她嘛?會不會只是習慣?」
「你真的要吃飯嘛?會不會只是習慣?」
我記得以前柳橙引用過不知道誰的話「年輕人往往都以為性愛是專屬於他們的,以為中老年人就沒有性愛」。我後來發現真的不是年輕人,而是這世界上真的有很多人都覺得性愛是屬於自己的,別人都沒有。親愛的,那是只是因為你比較高調而已,高調沒什麼不好(我也很高調)但很多我認識的長期親密關係者甚至是後來認識那種結婚十餘年的夫妻,他們玩的真的沒有比這些熱愛各處彰顯性行為的人來的單調或是弱到哪裡去,只是可能因為不管怎麼講都會影射到對方或是個性因素就沒有彰顯出來。
當然這個習慣不是只有指性,可能還包含關係當中的相處方式會一成不變等。
恩,第一,你的人生不會一成不變,你另一半的人生也不會一成不變。第二,老娘超想一成不變的啊啊啊啊,一成不變的人生多美好啊,不用擔心會有什麼改變,這個改變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不要猜測他人的心思,不用拼了老命的努力。每個人要的東西不一樣,基本上我個人有個理論...
2015年3月29日 星期日
2015年3月25日 星期三
【站崗日記】第拾天:努力
柳橙在他要去日本前而我情緒大受影響的時候,說了一段話他說他覺得自己努力畢業是為了兩個人生活,可是沒想到一畢業後,第一件事情是要分開。
我站崗日記第一天寫的雲淡風輕,但實際上不是,在無限積極的背後,其實充滿了各種不同的自我催眠與恐懼,這時寫日記這個行為好像是一種治療。要說這個快滿兩週的十天裡,我最多的感受,我想是與其說是思念,倒不如說是不確定以及被動。...
2015年3月24日 星期二
【無意義碎念】深呼吸,當你停止呼吸的時候,你就停止思考

Breathe Doctor Yang.
Don't be crass.
You are skulking.
Women of your generation are graceless.
It's an affront to nature.
Mediocre surgeons will see you and feel themselves
wilting...
2015年3月23日 星期一
【站崗日記】第捌天:習慣
我今天心情不大好。一早起來看到了一則消息,有個在323被打的老先生,去世了。我不會很矯情的說,這有多影響我,或擺出一副我本來就認識他的樣子,在這之前,我根本就不知道這件事,但我還是覺得好難過,整個班上的鬱鬱悶悶的。
上了班,之前遞的名單被老闆打回來,說沒有「政治敏感度」我實在很想笑,又很想哭。這個世界怎麼這麼有趣,怎麼這麼噁心,我停下來,看著自己,然...
2015年3月22日 星期日
【站崗日記】第柒天:吃飯
我是一個很喜歡喝湯的人,基本上我正餐都會有湯,不管是快速煮一下就好的蛤仔湯,還是費時費工的雞湯、排骨湯,就算一個人吃沒辦法有時間煮湯,我就會煮湯麵或泡麵,在外面吃也多半都會想要點一碗湯,簡單來講,我是一個很喜歡喝湯的人。
特別是排骨湯。(你看才第幾天而已,我已經無聊到講起湯來了)
各種不同種類的排骨湯,是我開始在外面煮飯過後,第一道精通...
2015年3月21日 星期六
【站崗日記】第伍、陸天:伴侶
.jpeg)
不小心就延後了兩天,在第七天凌晨(因為藥效退了很餓所以保持清醒)才開始寫這兩天的日記。
其實這幾天身體一直不大舒服。讓我想到在柳橙入伍前,我有點感傷的跟他說:「我突然開始領悟到到底『婚姻』這件事有多重要。」不是我之前無法意識到婚姻這件事的重要,或是無法理解無法結成法定伴侶的關係(非異性戀)在現行法制上有多麼的傷痛及弱勢,而是當這件事深刻的撞擊到我的時候,無論我跟柳橙交往多久,甚至應該是彼此最能夠信任的對象,無論我們的感情應該比起雙方有些有血緣的親戚或有些法定的夫妻來的好,在法律或國家定義上,我們就是「陌生人」。
「如果你在軍營的時候,我重病或是出什麼意外掛點了(呸呸),你連請假都不能請假吧?同樣的,你在軍營中發生什麼事,我也永遠都不是會被通知的人。」我有點感傷的說出這句話後。
重視實務的柳橙馬上露出了「我知道了!」的表情
接著說出:「那我們明天去登記吧!」
讓我馬上就露出了「欸欸不是這樣的吧。」的表情
「你這講法超政治不正確的啊啊啊啊!而且為什麼講的我好像在逼婚一樣啊啊啊!!」
我在上一篇提到的:
在台灣,好像所有的親密關係其實都是家庭、國家、社會跟關係締結者的多元成家。
國家介入,並且界定了誰應該跟誰比較親,然後登記在冊。
社會跟家庭(家族)跳出來看到這個登記在冊的關係紀錄,把這些人安插進該安插的位置。
Marriage版常常出現一種說法,就是男生明明在結婚之前也很少回自己家,但在結婚後,突然就開始「孝順」了起來,要求老婆跟自己多久就要回一次家,理由就是家長要求(但,在大學的時候像是家裡丟掉一個小孩一樣,不知道大學才回去過幾次....);也聽過男生在同居、交往的時候會作家事分攤家務,結婚後就完全不碰;當然也聽過女性在婚前他馬的超獨立自主,婚後什麼都期待老公出錢...等。結婚被賦予很多並不單純只是兩個人攜手走下去的意涵。
柳橙去當兵過後,很多朋友長輩都會問(或基本上就是肯定的口吻)認為我們撐過了他當完兵,就「差不多」了。其實這點我一直很疑惑,我並不是不想結婚,畢竟這對我而言只有證照的現況,而且還會變得更方便,例如員工旅行帶男朋友很怪,但帶老公就很理所當然(又是一個明明是一樣的人一樣的關係,差一個認證就差很多的案例啊);或是跟男友出門和跟老公出門,父母的態度絕對完全是不一樣的;已婚的員工也被預期比較可以準時回家(詳見柯速掌的「無家累」秘書)。
順便一提,雖然這之後我應該會認真寫一篇文章講這個,我覺得異性戀宣示在非異性戀婚姻(或伴侶)合法前都不結婚是很不合理的表態方式,用A群不結婚來讓B群結婚怎麼聽起來都很怪,會讓我想到Modern...
2015年3月19日 星期四
【站崗日記】第肆天:害怕

昨天晚上因為許多可抗力與不可抗力的因素沒接到電話,因此而覺得很焦慮。我在想,如果我現在是十年或二十年前的人,沒有手機,接不到就接不到,搞不好就不會有這種情緒。然後我發現,我害怕的並不是「沒接到電話」這件事,甚至也並非擔心柳橙在軍中過的不好(因為其實柳母有在LINE跟我表達他過的很好不用擔心),而是害怕自己沒有做好女朋友這個角色應該要做的事(接電話)這件...
2015年3月17日 星期二
【站崗日記】第貳、參天:小三

記得在三一八學運後某日,性別研究室找我回去講學運與性別,我的主題是親密關係,我開場的抬頭就是:「現在國家是我們親密關係中最大的小三。」
結果,現在國家還是我跟柳橙最大的小三,幹。
好吧,本篇會選在這個尷尬的時間出來,是因為這是三一八特輯。
——連個小資女孩傷春悲秋的站崗日記,也要迎頭趕上個風潮才行。
我還深刻的記得去年的三月十八號,深夜的時候,不顧自己隔天要早起上班,一直盯著新聞與FB看,和當時還住在新竹的柳橙用手機不停交換著明明重疊的圈子內任何資訊,在衝破立法院以後,我們兩個覺得一切都已經超越了過往的認知,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在螢幕前歡快狂燥焦慮時,柳橙突然說他要上來台北,我還以為他是在開玩笑,結果,他真的上來了,在深夜一兩點的時候,一進門,他跟我說:「我想說不管發生什麼,至少我們在一起」。
三一八對我的意義從這句話開始。
而之後無數瑣碎苦樂酸甜的分支蔓延而出:
像是原本還能稱為朋友的人就這樣變成社運領袖而不可能再是朋友。而這件事讓我發現了,或許是因為,從我開始校內的公共參與後一直很在意自己被隱藏在柳橙之後,無論是意見、立場、傾向,都變成附屬品,也因此我相較於柳橙一直刻意的更彰顯我的理念(也更有攻擊性)。或許為了害怕我有這樣的感受,在大一原本更為外顯的柳橙,最後慢慢的越來越將自己隱藏在我之後,包含面對我們共同的朋友,好像,其實都是我很在意這些朋友,或比較容易因此感傷,但其實,柳橙比我們所有人想像中都更在意曾經與自己有過關係的人,無論對方是否早已沒有把自己當成朋友。
人際的無常或許帶來一點苦澀,但對我而言(或我自認對柳橙而言)三月的學運卻是一場及時雨。
我在去年三月以前,其實一直處於很低迷的情緒,工作上的連續挫折,讓我開始質疑自己,質疑過往的所學,對於未來絲毫沒有希望,而當時剛換指導跟論文題目的柳橙也一樣。而整個三月學運點燃了我們兩個那時候的情緒,柳橙開始幾乎每天的跑去立院,而我也在下班空檔時不時的跑去,兩個死老百姓,跟著糾察隊走著,沒想到真正療癒的不是台灣,而是當時我們頹廢喪志的心。
我開始決定把我的FB動態開成公開,過往我一直沽名釣譽的認為,成為網路名人是一件很沒面子的事情,但我漸漸的覺得,既然我終將爬不到那個我曾經想像會走的學術路,沒面子又有什麼關係呢?另外則是,我開始相信,有些人,注定是要分離的,在意所有人的看法,在意舊友,在意親戚,而隱藏自己的政治理念,反而是對於他們的一種看輕,而那些真的會因為你的理念而放棄你的朋友,或許也沒有持續的必要了。也因此從那時候開始,我越來越努力的在網路上大鳴大放。
因為,我們開始相信,未來是有希望的。而我們可以朝著我們自己想要做的事努力。
當然,當時誇下海口的彼此的夢想,搞不好現在也有所改變。
最近看到所謂「社運圈」的人互相描述三一八、三二四的創傷症候群時,
我很感激,我的三一八記憶開啟於柳橙跟我說的那句:「不管發生什麼,至少我們在一起」。
(不過,我有點擔心,爆了這麼多我們相處的卦,他放假看到會把我罵一頓,今天明明我只想回憶三一八的,還是寫了這麼多兩個人細節。)
(還是希望國家這個小三可以消停點。)
站崗日記第二、三天—
親愛的橘貓,不管發生什麼,至少我們在一起。
但這張照片是在427佔領忠孝西路時拍的XD...
2015年3月16日 星期一
【站崗日記】第壹天:鬆一口氣
.jpeg)
在柳橙跟我要離開台北回新竹的前一天,我跟他說:「我下禮拜很忙,如果你打電話找不到我的話,就打給其他人,不要太擔心。」他有點晃頭晃腦的說好,然後我接著說:「我三月份工作很滿,我不會像站崗版一樣,請一天假就為了等你電話,或是看到不明未接來電就痛哭整晚,沒關係吧?」
柳橙看起來其實有點驚訝的看著我說:「沒關係,我覺得你那麼做,我反而壓力很大。」
我能了解他的驚訝,因為前幾周我還因為他入伍前去日本又有一堆安排,只有一個周末跟我在一起但我們那周末抓胖賢伉儷一起去花蓮,所以沒有單獨相處的周末而情緒崩潰大哭一頓。而我卻在他入伍前很冷靜的跟他說了這席話。
我覺得柳橙或許有點難以理解,情緒往往是在認為你可做到而選擇不去做時才會出現,像是「我認為你可以來接我,你卻不能」「我認為你可以體諒我,你卻不能」...當兵前的周末,我認為他可以為了我趕一點、擠一點時間,可是他不能,這才造成了埋怨。可是當真的進入軍營過後,就是一個預設「不能」的時候,反而很難產生情緒,不然是要他逃兵嗎?
我想,親密關係當中很多壞情感,多半都來自於自以為。
今天,柳橙正式去軍中報到了,要說沒有帶著點焦慮的看著手機,擔心電話響沒接到,或是擔心他現在的狀況,那絕對是說謊,一直等到他沒有給我打電話心裡還是覺得怪不舒服的,不知道狀況的這種不舒服,擔心錯過電話的那種不舒服。不過,有趣的是,當早上,我看到他傳訊息給我說要「要關機了」時,我的心情居然是鬆了一口氣。
「啊,終於從一個中介狀態中解除,現在開始就是這樣了」的感覺,讓我回憶起,在他當兵前因為他要當兵所以把相處的時間當成最重要的事情,擔心工作或擔心跟別人約會影響這段時間的所有焦慮,終於鬆了一口氣。
這樣的放鬆並不代表我不想他,或是已經習慣沒有他的生活(其實完全沒有)。
而是有點像是玩RPG剛打完一個BOSS,進入下一個關卡,當看到不同於上一關的小怪(通常是同一種繪圖不同顏色那種XD)會有一種「喔~我離破關越來越近了。」的輕鬆感。
打到一半,剛剛他終於打電話來了,兩個人很緊張的在有限的時間內把話講完,真的是互相報告事項兼確立未來的溝通方式、時間就掛斷了,連句甜言蜜語都沒有,深切感受到我們兩個人為什麼是情侶的原因。
站岡日記第一天-
親愛的橘貓,希望我們離破關越來越近。
當然我想,不是每個破光後的結局都像GTA...
2015年3月15日 星期日
【站崗日記】第零天:夥伴
在今天結束之前,我覺得我必須要寫出這篇文章。
明天柳橙要去當兵了,所以這也是這幾天無論再大的議題,對我而言都沒有這件事重要的原因。
我就是這樣一個人啊。
我或許之後每天都會PO個站崗日記之類的,但大概就只有這一篇,可憐的阿兵哥柳橙會即時看到。所以我必須要在今天結束以前,把它寫完(有點難,因為現在我其實很想去洗澡)。
我碩士論文做的是親密關係,在我很多次的訪談中,常常會被受訪者回過來詢問「那你呢?」「那你有交男朋友嘛?」「交往多久?」「第幾任?」而每當我回答說「有」「六年or七年」「第一任。」時,都會引來一陣驚呼,然後就會開始有人問我情侶間相處的方法。而這情況在我出社會後,就更常出現。老實說,相較於作為一個女性主義者/親密關係研究者,作為一個超級長期戀愛關係中的人,反而被一般人覺得更知道怎麼談戀愛。
而我每次都回答得很尷尬,因為說認真的我並不認為戀愛談的久,就代表成功。我反而認為,我跟柳橙能夠有一段這麼久的關係,就是因為我們兩個都很不擅長「談戀愛」。
怎麼說呢?
讓我先以這個對話作為開始。
研究所畢業後,有天我跟柳橙說「現在的我,絕對不會想跟大一時候的你談戀愛。」很簡單,那時候柳橙還是個堅決理性思維優於一切又恐同的基督徒典型異男,柳橙很不服氣的要回我說我大一的時候也是個靈媒屬性凡是都要男人猜又十分中二愛演小劇場羅曼蒂克少女心,但我就接著說「可是你現在遇到大一時候的話,一定還是會跟我談戀愛,只是很快會分手。」他問我為什麼。
我說:「我大一的時候身高一百六十五,體重五十五,E罩杯,念六年女校,有很嚴重的...
訂閱:
文章
(
At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