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於:新竹高中圖書館 |
我從來沒想過,我第一次跟高中生演講,會在男校,而且還在竹中。
在準備這次演講前,我一直很緊張,到處跑去問現在的高中生都在流行什麼、有什麼東西影響了他們對於戀愛的看法,確實我得到了很多猜想與可能的答案,像是妹妹、我的自由年代還是十六個夏天之類的,但我今天沒有要講這些。因為我突然想到,最快要了解你們的方式,就是走過來,問你們:「嘿,你們到底都在看什麼東西?」
所以今天,我是來這邊學習的,來了解你們到底都怎麼談戀愛,受到甚麼東西的影響,對於戀愛有甚麼看法。但是要收穫之前必須要有付出嘛~也因此,我在這邊跟你聊聊關於「我」或是關於我這代的有些「年輕人」怎麼談戀愛!
先說,我不知道臺下的你們到底愛的是男人還是女人,可能連你們自己都還搞不大清楚(或許我現在也不算是搞清楚),但因為我研究做的是以異性戀為主,所以我的文本挑選都還會先以異性戀為主,可是即使你不愛女人,或是你覺得你就是愛女人,我都希望你可以從我們這代異性戀的經驗(多數是壞的榜樣)去思考你現在或未來可能會享有的親密關係,甚至去思考到底是否要進入這樣的戀愛體系之中。
我的碩士論文題目做的是臺灣的年輕異性戀怎麼談戀愛,但我論文所提到的年輕人,是針對那些在學術圈會看到我的文章的那些人,對你們而言,我論文裡的年輕人應該已經老的超越你們所規劃的人生了,但我們確實還是被劃在年輕人上,更重要的是,我們會劃在應該要去談戀愛的年輕人上,這點,我們就跟你們非常不一樣。
強摘的橘子不甜?
在我國高中的時候,我幾乎回想不到除了老爸老媽的碎念之外,學校或是這個社會有甚麼教我們怎麼談戀愛的東西,除了那些風花雪月的言情小說、少女漫畫以及戲劇,我從學校教育唯一得到的東西就是這個:
妳聽過強摘的果子不甜嗎?——琹涵〈酸橘子〉
然後這篇文章叨叨絮絮講了一堆,我都不知道為甚麼談戀愛之前還要先對家國有貢獻,這樣臺灣到底有誰可以談戀愛?簡而言之,家長、學校教育、大人叫我在國高中時候唯一給我的戀愛教育就是:不要談戀愛。
很快的,你們會離開高中,然後你們會非常訝異於大人們可以再多快的速度內改變他們的想法,同樣是十八歲的高三與大一,在戀愛這件事情上有了巨大的差異,開始所有你見到的長輩都開始問你:「有男朋友/女朋友了嗎?」「帶回來給我們看看。」只不過考個學測、指考,難道大一生的人生智慧會瞬間飛升到多成熟嗎?就會對國家社會產生貢獻了嘛?總之,從這時候開始,「他們」開始准你談戀愛了。
所以這就讓你進入了戀愛期,大家都預期你想談戀愛、在談戀愛、應該要談戀愛。好像很爽厚,但其實也沒得爽多久,很快的,你大學畢業,或更雖小一點,你研究所也不小心畢業了,然後你就會面臨到「這個」--你要結婚了沒,有沒有可以結婚的對象,有男女朋友了嗎?這時候他們已經不只預期你要談戀愛,他們預期你要談夠成熟的戀愛,可以進入禮堂的那種戀愛。
但這時候你還是被容許可以談戀愛的,只是大家會開始用另一種戀愛的標準來要求你,那種可以細水長流的、成熟的,強調日常生活相處的戀愛。
很快的,你三十歲了,我是說認真的,進入大學以後,時間就像是放屁速度那麼快,很快的,你就要面臨三十歲了。
在三十歲後,如果你還在「談戀愛」。
我就會變成:敗犬、剩女、如果不幸當官的話還要被指為不良示範。
男士們也不要太開心,雖然好像你們可以多當幾年單身貴族,但你知道,只有貴族單身才是單身貴族,黃金單身漢也是要有黃金,多數的男人就會被說成是:宅男、魯蛇或在中國稱為屌絲。
我們十八歲才被認為可以談戀愛,七年後,我們突然就要交出第一張成績單「要談個可以預計進入婚姻的成熟戀愛。」然後在五年,他們就要叫你「喂喂!不要談戀愛了,趕快進去婚姻吧,不然你就人生失敗組囉~」
在這十二年間,你我都沒有接受過任何戀愛及情感的教育,而在這十二年以前,戀愛又是被強力禁止的。也就是說你不但要一邊做一邊學,要從經驗中學習,你還要在十二年內找到你一生中的唯一,跑到完美的結局、拿到全獎盃,我玩電動選Nightmare等級都沒這麼變態。
而且這個劇情可能會碰到很多「分支」,在這邊我要跟你們講兩個老生常談的故事:九把刀跟張彥文。當這兩個故事躍上新聞版面,你們以及很多高學歷的異性戀男性,大概心中都有無數中箭的感覺。當然情殺遠比劈腿嚴重,而九把刀的外遇老實說也不干我們什麼事。
不過這仍然不妨礙我,把九把刀作為案例跟你們講述這件事。
九把刀特殊在哪裡?這次批判他的人,不乏認為他靠著那些年或是他一系列自己生活感情細節的種種塑造出了一個儼然台灣純情男性代言人的形象。也就是說,他打了不只他女朋友的臉,他打的是那些在看完電影或他的小說後在FB或BBS上說「每個人都有一個沈家宜」的那些人的臉,同時,他挑戰了自己建立起來的那一股對於情感專一的「熱情執著」。但,這個執著,將會是接下來我要跟大家說的重點之一。
到底要「怎麼談戀愛」?
在這之前,我要先回過頭來跟大家說,一個我很常被問的問題。我來自一個最近也蠻有名的研究所,清大社會所,適逢國仇家恨,大家的題目一個比一個來的正經、嚴肅,充滿著為國為民的情懷,所以大家都會問我:你為什麼會想要作談戀愛這種題目?
當我們在怒罵殺女朋友的、跟不是伴侶的人進出汽車旅館的人時,我們都忘了剛剛我所說的,無論這些人的學歷多高,當年指考學測成績多少,
他們其實都沒有認真的被教過「怎麼談戀愛」。
而在我的研究中,從文獻回顧到我的訪談中,都呈現出一個現象,這個「不會談戀愛」的問題,男性比起女性更嚴重,為什麼?
因為我們這個社會並不允許男人一直在談論、表達愛情或情感,一個熱愛於「戀愛」(我這邊講的不是談戀愛,我們可以接受男人談很多戀愛,但我們不能接受一群男人坐在那邊談彼此的戀愛,談受傷的情緒,談戀愛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就好像男人談戀愛,無論是何時才開始學習,才開始談戀愛,你一開始就要胸有成竹,你就要主動,你就要「追求」
也是配合一開始播放的那些年,那些年也是一個關於追求的故事,男角們(包含男主角)為了追求女主角沈家宜開始各顯神威,用盡方法。但我認為,關於追求,我們可以再看一個影片,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人看過這個美劇,台灣翻追愛總動員,這齣戲主要是一個中年大叔在跟他的小孩子說自己怎麼碰到生命中的the one也就是他們老媽的故事,所以在影集中就他各種追尋真愛的事蹟,這段是我認為其中一小段把「追尋真愛」這個主題講的很好的一部分,播放給你們看。
看完這段影片,我不知道大家有怎麼樣的想法。這齣影集建立在,主角總有一天會等到「那個人」的到來,我之所以選擇這段影片,就是因為我不知道各位有多少有這樣的期待,或是期待如同那些年一樣,只要自己願意追肯追,總有一天就會追到自己的女神(或男神),要不畏拒絕,要不害怕。但其實從這影片中,你可以看到主角是遲疑的,面對不被選擇是受傷的,是害怕的,是擔心的。這些負面情緒,他很小心翼翼幾乎從來不說出口的,直到這一刻才願意跟一個沒有選擇他的女性說出口,問他為什麼沒有選擇自己。
在台灣社會中,我們往往忽略在追求過程中男性的負面情緒,把追求視為是一種男子氣概或陽剛的展現,忽略戀愛或把戀愛當中是一種遊戲,在陽剛氣概的評比上其實是會比較高分的(比較男人的),但這樣的忽略,卻讓我們只能夠在發生張彥文事件過後,社會只是隨手掛上一個「台大宅王」或是質疑高學歷的人怎麼這麼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
在這邊,我們回到剛剛我講九把刀的「熱情執著」,我們就會發現,我們一邊讚揚並鼓勵男性在性以及親密關係上的冒險與追求。但我們卻從來不曾質疑過,我們對於「男性追求」的要求,我們也不曾質疑,對於「The One」的追求是否需要反省。
我們常常會說這些犯下情殺或是過度追求等的人太過執著,卻忽略了,對於戀愛必須要一對一,必須有「結果」的執著,正是這個社會的執著。我不會在這邊說所以大家要開放關係,我並不認為性解放或是大家一起出軌就會成為問題的解答,我們的問題是,我們把有性的親密關係,也就是我們在這邊提到的「戀愛」看的非常重要,超乎其他的關係,我們不會因為母親有三個小孩子,就認為他會對其中一個小孩子不忠貞或是會愛的比較少,我們也不會因為朋友跟另一個人交朋友,而認為他對自己不忠,我們更不會因為我們想跟一個人交朋友,但對方不想,就傷心欲絕,無論是在流行歌曲、小說,戀愛與其他關係,呈現上的方式實在相差太多了!
只有在愛情,我們需要一個「完美的關係」,我們需要等待The One。
而在這個談完美的戀愛以前,所有的戀愛都是為了讓自己成長、變得更好的練習,我們總要讓自己更好,更努力的談戀愛,只為了最後有一個完美的關係!
完美的關係
所以我們就來問:「什麼樣的戀愛是完美的?」
我想你們心裡或許有很多個不同的答案,讓我們再來看一個影片,來思考,到底什麼是完美的戀愛。
美劇The Big Bang Theory最新一季的劇情中,裡面的兩位男主角反應了兩種對於戀愛的看法,一個幾乎是不帶情緒、理性、邏輯(量化),不「浪漫」,他看起來好像很自信,很愉快。另外一個則是覺得感情不能量化、很複雜,沒有辦法評比的,但他同時也對未來困惑,害怕並且不知道該怎麼辦,最後他跟女主角說,但他確定他要跟女主角共度一生,即使他很畏懼;理性的那位男主角的女友露出羨慕的表情跟他說:「如果你這樣跟我說,我會很開心。」那位男主角說:「我們的分數是八點二分,你應該很開心了。」
我不會告訴你哪一種狀態才是比較好的,我只是要告訴你,有時候戀愛不是完美的,他好像會呈現在八點二分,你應該開心的位置,但你就是不開心,你可能充滿疑惑,你可以會覺得幹,我為什麼不開心?或是你明明覺得自己表現的八點二分,甚至滿分,但對方就是沒有選擇你。
你或許就是不開心。就像是如果你被甩被提分手,你可能覺得有很多負面情緒,你可能很幹,很傷心,覺得自己很沒用。
老實說,我不知道什麼是完美的戀愛。
我也不會說一旦沒有婚姻、沒有家庭是否大家就會有快樂的戀愛,因為我不知道;這如同我也不會在這邊跟你們說我們要去談一個理性或是不執著的戀愛,因為執著的從來都不是你們,是這個社會。
我們要對抗這個社會的執著,也要對抗自己的執著,所以這為什麼今天我會幾乎都以「追求」的素材來演講,因為我在研究的過程中,看到很多男性在「追求」文化下的痛苦、失落與拉扯,而他們不知道該怎麼辦,甚至否定自己的負面情感,認為表達痛苦或失敗後的傷痛就是缺乏男子氣概的。我認為戀愛不應該是這樣,至少,對於男人不應該是這樣的。
我希望你們聽完我這場演講,只要能夠學到一件事情就好,那就是學會去「談」戀愛,當有人開始與你分享的時候,請不要戲謔的嘲笑他,也不要把他當成一個FB的梗,認真的與他談戀愛,而你之後會發現,有天,你也會需要這件事情。那我覺得,我今天的分享就算是成功了。
-----------------
現場的活動紀實請詳見:新竹高中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