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 NOT MISS

2015年12月9日 星期三

父不知子,子不知父:琅琊榜的「家內鬥爭」

父不知子,子不知父:琅琊榜的「家內鬥爭」


我在沉溺於琅琊榜的時候,剛好去耕莘講了宮鬥與言情小說,其實主要就是在講中國原創小說中的這類以各種「鬥」為主題的小說,像是宮鬥、宅鬥與朝鬥等。為了逃避自己沈溺的事實,因此我將琅琊榜直接當成舉例的例子跟上課用的素材,最近有空,就先把他打成筆記,分享一下,之後整理整理,或再寫成像甄嬛傳,也看這樣打一打會不會出坑。

我個人覺得琅琊榜的劇本厲害,就在於他的劇本非常平衡,對照組甚多,裡面提到的一句話,常常可以描述許多組角色,像是在景睿離開時,宗主那句「世間有多少好朋友,年齡相仿,志趣相投,原本可以一輩子莫逆相交,可誰會料到旦夕驚變,從此以後,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天涯路遠...」這句除了描述景睿與豫津之外,很明顯就是在說林殊跟蕭景琰,但在更往後推,這不也描述了林燮、言闕跟梁皇三人的故事,從這邊就可以看出景睿與豫津帶出了小殊與景琰昔日的情誼,小殊/梅常蘇跟景琰又對稱梁皇、言闕跟林燮,景琰的不變就與梁皇的變形成了一個重要的對比,這個在這邊只是舉例,若有機會之後再細談。

父不知子,子不知父


而這當中我認為最能夠概括描述整部戲的一句話,那就是祁王蕭景禹死前的「父不知子,子不知父」。這句話幾乎囊括了這部戲中所有父子,劇情中,這句話描述的是祁王跟梁皇,父若知子,就知道祁王一定不會叛變,祁王若知父親,就會早知父親猜疑自己,也不會最後還認為父親沒有殺己之心,甚至若早點知道父親之意,或祁王也會懂得韜光養晦。而劇情進一步帶到梁皇也不懂景琰,不懂他不會被帝王之位改變本心,但梁皇不懂的又何止如此,許多人說琅琊榜像基督山恩仇傳,但在梁皇上,我覺得更像《李爾王》,父親作為君王,將親情與君主的權位連結在一起,對父親的愛與獲得統治權力相互連結,父親同時希望「被臣下服從」與「被子女所愛」,在故事中李爾王不理解自己女兒的話語而造成悲劇。梁皇也是,他認為會跟他明著對衝可能奪權的祁王並未謀反,但他從未防備過,甚至一直都較疼愛的譽王,卻十分輕易的就被策動謀反;他認為不討喜、不懂得討好他的靖王,卻是保他性命的兒子。他確實想要讓太子繼位,即使在太子被禁足東宮時,仍然對太子有父子之情,但太子卻是怨懟他的,認為他早就想以譽王取代自己;從他跟高湛的對話當中可以看到他並沒有因滑族血脈而斷絕譽王繼位的可能,但譽王卻認為父親只是將自己當成與人抗衡用的棋子。

「父不知子,子不知父」這句話成為梁皇與他所有兒子之間關係的結論。

但又何止是梁皇,何止是皇室。寧國侯府不也如此?景睿、謝弼又何嘗理解過謝玉?謝玉又可曾願意去理解他這兩個兒子(即使有一個並非他親生),景睿認知中的兩個父親是朝廷柱石、俠義風骨,從他看到謝玉的護衛刺殺梅長蘇,到發現父親使喚爹與兄長去刺殺良官,他的心情不也是「父不知子,子不知父」?更別提,被鼓勵去譽王陣營卻發現自己只是障眼法的謝弼,他最終衝出來替卓家說話時,心裡必然也是震撼於這個從未認識過的父親。

但這兩相不知的狀況,並不是死局。言闕跟言豫津便是最好的例子,言闕長期忽略自己的兒子,任其自由發展,甚至在謀劃刺殺皇帝這件事的時候,都未曾想過兒子的處境,直到梅長蘇提醒,才開始把兒子放進心裡去跟兒子講述自己的內心話(怎麼這邊宗主有點家訪社工的感覺XD);而豫津在除夕拜訪宗主時的一句話「而我身為人子,不能體察他的苦楚,只怕也談不上一個孝字。」確實在宗主告知豫津言侯的豐功偉業之前,豫津對於自己父親也是完全不理解的,若言侯未被規勸下真的犯下引爆摩天大樓祭壇一案後,怕豫津也是無法理解父親為何如此,卻仍然要受此連累,這確實也是父不知子,子不知父,可卻在最後,父子之間交心,而成為這句中大概僅少數仍彼此互相扶持的父子檔,這點言闕是比梁皇幸運。


誰跟誰不是骨肉呢?



提出「父不知子,子不知父」的用意是什麼?

我當時在演講的時候提出的論點就是,無論是宅鬥、宮鬥、奪嫡等這些鬥爭發生的場域都在「家」內,我自己用個詞叫作「家內鬥爭」。這些互相鬥爭之人,幾乎都是妻妾、姊妹、兄弟、夫妻等在傳統漢人家庭中被視為是一家人的人。當紀王說「誰跟誰不是骨肉的時候」,不僅僅是在說庭生與紀王與靖王的關係,細觀梅長蘇的復仇之路,陷害他們家的是自己的姨父,因忌憚猜疑而殺他全家是自己的舅舅,他既是為了家族洗雪,卻又是在對自己的家族復仇,因他的謀略而亡的謝綺、而傷心的景睿、在祁王覆滅時加踩好幾腳的太子譽王都是他的表兄弟姊妹啊!這句骨肉,不也戳中了林殊心中最深的痛,對謝玉,在景睿生日宴中,謝玉叫強弩兵無差別攻擊閣中之人時,豫津說自己白教他那麼多年謝伯伯,梅長蘇則回「白叫的不只你一個」,不只豫津一個,那還有誰也白叫了,不就是林殊自己嘛,不也是白叫了謝玉多年的姨父?對皇帝,那原本也只是疼愛他的舅舅,最後卻對誰都隔著血海深仇。

但,這樣的悲劇,或許是無可避免的。

在男性血脈傳承,由單一男性來得到管理家族的權力時,政治、經濟的權力基本上與親屬的關係連結在一起(一般我們稱為家父長,但我想講的白話一點)也就是宮廷或皇室只是把這個狀態推到極致,父親所掌握的權力同時也是君權,是更不可反抗卻更吸引人的權力,但其實在傳統漢人社會中,哪一個家庭不是如此?不是父親掌握權力,主導整個家庭,直到死去或讓與兒子/被兒子奪走?在這當中,這個家族的所有人都在奪權,兒子們搶奪能夠成為現在父親所在位置之權力;妻妾搶奪能夠生下繼承人或養育出繼承人的全力;女兒必須要有足夠資源才能夠嫁的好,有娘家可靠...。而在這當中,作為大家長的父親,身兼了父親與擁有權力者兩個位置,他看似能得到全部的人的愛,卻又不免進而去質疑愛的真假,是否只是為了得到權力而展現的。

所以無論是梁皇還是《甄嬛傳》當中的皇上,都在尋求一段「真感情」,是真的因為自己是父親而欽慕自己,是真的因為自己是夫君而愛自己,可悲的是,兩者都沒有得到。更可悲的是,蕭景琰還算對自己的父親有欽慕之心的時候,梁皇先是殺了他的兄長與好友後冷落他,等景琰也開始使計表演出這份欽慕的時候,梁皇才有感覺;甄嬛傳亦然,甄嬛生完小孩後,皇帝說要嚴懲之前碎嘴甄嬛之子非皇帝親生的人時,甄嬛所說「至親至疏夫妻」,看起來意思是,只要皇帝信她,她們就是至親夫妻,可這段話在原典的意思就是指夫妻是至親也是至疏之人,就劇情觀之,甄嬛確實應該也是隱喻這個意思,在整齣戲中,甄嬛認為與皇帝為至親夫妻之時,皇帝並未信任他,反而甄嬛使計而不再將其當成所愛之人之時,皇帝卻開始信任她了。

梁皇與《甄嬛傳》中皇上(實在不想稱呼他是雍正)的猜忌都是兩部戲劇推動的主軸,梁皇對於兒子的猜忌,根源來自於自己稱帝的過程;《甄嬛傳》中皇上對嬪妃的猜疑,來自於他母親的出軌。

為什麼最後我選擇拿這兩部作品相比,因為看了好幾篇琅琊榜的評論,其實有點替甄嬛傳抱不平,相較於琅琊榜明顯比較正氣凜然的價值觀,甄嬛傳的相互陷害、勾心鬥角備受批評,這點我是覺得有點抱屈的,因為同樣處於封建時期,女性所握有的資源遠少於男性,能自保就已屬難事。更重要的是,《甄嬛傳》與《琅琊榜》共享的其實是對於傳統家父長制度的批判,前者是從女性身不由己的悲劇出發,闡述了在如此制度下夫妻關係的虛假,批判了傳統父權對於女性的壓迫,並提供了另一種解放(可詳見我的舊文,雖然那篇是在講小說);後者從男人的悲劇出手,描述了當家族的親密與權力合流時,親情的不勘一擊,進而批判家父長制度推演到極致的家天下,批判在如此的政治結構,作為父親的君王面臨兒子的挑戰下,往往以皇權的持續作為施政的標準,而非天下人之利害。

當然琅琊榜還有很多可以說的地方,這只是我想到的一點,等小說來我應該也會寫一篇跟《情愛不可恃》那篇來投個秘密讀者吧(笑)。
 
Copyright © 2014 矯情的修辭. Designed by OddThemes